转鼓造粒机在化肥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是滚筒造粒原理。这一原理的核心是通过旋转的圆筒(转鼓)对物料进行滚动、揉合和压实,从而促使原料颗粒逐渐凝聚成球状颗粒。具体过程如下:
1. 物料进入转鼓
通过加料装置,湿润的混合物料被送入转鼓。转鼓通常由钢制材料制成,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和适当的转速。
2. 物料在转鼓内滚动、摩擦和压实
转鼓开始旋转后,物料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起并回落。随着转鼓不断转动,物料相互摩擦并形成团聚。这时,湿润的物料在转鼓内通过摩擦、碰撞和压实作用,逐渐形成更大颗粒。
3. 造粒和颗粒增大
随着转鼓的旋转,颗粒不断在其表面上相互碰撞、摩擦,并与未形成颗粒的物料相结合,最终形成颗粒状的肥料。
4. 颗粒脱离并进入筛分环节
造粒过程中,较小的颗粒会继续在转鼓内滚动,逐渐增大,而较大的颗粒会在转鼓的末端被自动脱离出来。形成的颗粒通常通过旋转和离心力被送到出料口,进入后续的筛分和干燥环节。
5. 干燥、冷却与筛分
经过造粒的肥料颗粒通常会通过干燥、冷却等设备进一步处理,以去除水分、提高颗粒的强度并保证其流动性。干燥后,颗粒会通过筛分机筛除不符合规格的颗粒,并保证颗粒的均匀性和质量。
总的来说,转鼓造粒机通过转鼓内的旋转、摩擦和压实作用,将湿润的肥料原料逐步形成颗粒状,进而完成肥料的生产。